连续工作十年,就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
在现代职场中,劳动合同是员工与雇主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其稳定性和长期性,备受职场人士关注,连续工作十年是否就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呢?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话题,并解析相关的法律规定、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员工的权益保障。
一、法律规定与解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连续工作满十年确实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个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连续工作满十年”是指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保持连续劳动关系的时间,而非简单的工作年限累计。
二、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尽管法律规定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员工和用人单位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合同续签:员工需确保每次劳动合同到期后都顺利续签,且续签过程中没有中断或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果合同中断或解除,则需重新计算连续工作时间。
2、证据保留:员工应保留好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材料,以证明自己的连续工作年限。
3、主动提醒:当员工连续工作满十年时,应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4、单位配合:用人单位在收到员工的请求后,应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如果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应及时与员工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三、员工的权益保障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员工的权益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1、稳定性增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味着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减少了因合同到期而失业的风险。
2、待遇提升:由于长期为用人单位服务,员工在薪酬、福利等方面往往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3、权益保护: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享有更多的法律保护,如带薪休假、病假、产假等权益。
4、职业发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助于员工在用人单位内部进行职业规划和长期发展,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张先生的经历
张先生自2008年起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多次签订劳动合同并顺利续签,2018年,当他再次面临合同续签时,主动向公司提出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并提供了过去十年的工作证明和社保缴纳记录,公司审核后,同意与张先生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此,张先生的工作变得更加稳定,待遇也逐年提升。
案例二:李女士的遭遇
李女士自2005年起在某公司工作,但她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因个人原因离职了一段时间,2015年,李女士重返该公司并继续工作至今,虽然她已在该公司工作了超过十年,但由于中间存在离职的“空档期”,导致她的连续工作年限未能达到十年,当她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时,公司拒绝了她的请求,李女士最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但这也提醒了职场人士在保持连续工作年限方面的重要性。
连续工作十年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合同续签、证据保留以及主动提醒等事项,对于员工而言,了解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依法履行义务、保障员工权益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议员工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监督力度,确保每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