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掌握十以内加减法
课程背景与目标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大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其中加减法是他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本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大班学生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掌握十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概念。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入新课
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与加减法相关的生活场景,如购物、分配食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习十以内加减法
1、复习旧知:首先回顾以前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如数的分解与组合,为学习十以内加减法做好铺垫。
2、直观教学:通过实物、玩具等道具,进行数的加减法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概念。
3、互动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法。
4、板书演示: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展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运算过程。
5、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问题解决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加减法问题,如分配水果、计算总分等。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教师在旁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馈
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十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3、反馈调整:根据评价与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十以内加减法。
家庭作业与延伸活动
1、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十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2、延伸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加减法游戏,如口算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阅读数学绘本:推荐一些与加减法相关的数学绘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知识梳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3、鼓励表扬: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加减法基本概念及符号含义(约5分钟)
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加减法的含义,如通过分配水果的实例展示加法概念,“原来有3个苹果,又拿来2个苹果放在一起”即为加法运算;通过减少物品的实例展示减法概念,“原来有5个玩具汽车,开走了一辆”即为减法运算,同时介绍加减法的符号“+”和“-”,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